“錯了,錯了,你們組員得重新排列”,“對了,對了,再組個新的化學分子式。”日前,從浙江紡服裝織職業技術學院主教學樓513教室里傳出了激烈的對話,整班的同學正在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拼牌”大戰。
這是紡織學院鞠蘭老師的一堂單元綜合有機化學課,利用時下非常受歡迎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的名牌形式,結合有機化學分子基團排列組合的結構特點,將“有機化學”和“趣味綜藝”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一下子顛覆了傳統有機化學的枯燥和生澀,使同學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上化學課居然也是這么好玩的事。
2014年,該校制定出臺了“課堂創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部署落實了從教師到學生、從專業到課堂、從管理到指導的課堂教學綜合改革工作,形成了推動教學創新、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合力,凝練了一些課堂創新工作的亮點和特色,并具備了示范引領的作用。
鞠蘭的《有機化學》課是該校為推進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進行的“課堂教學創新大賽”的一部分。為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特點,做到舉一反三,她在課堂上設計了別出心裁的“拼牌大戰”的分子基團組合游戲。全班同學被分成兩個大組,每組設組長一名,在組長的協調和指揮下,每一位組員都貼有一個寫著某分子結構單元基團的名牌,組長根據化合物結構設計,將組員排列組合成各種有機化合物,另一組同學則要正確說出有機化合物名稱,甚至其主要性能與用途等等。這種別樣的教學風格,巧妙地避開了傳統課程中枯燥的知識記憶,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同時還重視學生課前課后活動的設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加強課堂“診斷”,找準問題癥結,針對問題進行教學方法、方式等改革創新,努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努力讓課堂“動”起來,努力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胡瑜笑是舞蹈編導課指導老師,她充分張揚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恰當的學習、思考、交流及展示的機會,提倡、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讓他們敢說、敢問,允許說錯及改變觀點,讓學生大膽地探索、創新、發展。“大家把圍繞教室站一個大圈,圈里就是一部電影的片場,你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影片的導演和主角,用你的身體動作來表述這部電影。當然是要與他人產生關聯,并可運用空間中能運用的任何物品。”她所設立的這種“情境教學法”,讓很多學生的素質得到明顯提升。“通過情境教學,我膽子大了,表達也越來越流利,知識面也更廣。”學生這樣評價。
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寬松”的學習氛圍;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鼓勵他們突破常規,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
教師的“導學”應該為學生架起一座從“學會”到“會學”的橋梁,成為一把打開“自主學習”之門的鑰匙。在這方面,胡瑜笑積極開拓創新,努力為學生構建一種“以人為本”, 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生動、活潑、自主、探索、開拓、創新、和諧發展”的教學環境,使課堂教學改革走出一片教與學的新天地。“一節課我的講解示范只需要十分鐘,剩下時間的完全交給學生們去表現、體驗、思考和討論,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完成教學任務。”
該校課堂創新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為課堂注入了極大活力和動力,課堂上教師講的變精了,學生練習的時間變多了;教學方法變活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變高了;教學氛圍變民主了,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和諧了。隨著課堂改革和創新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開始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教學理論開始被教師所關注,課堂活力也越來越來多。
課堂創新發生變化的同時,教學成果也接連不斷。2014年,該校共獲得各級各類教學成果獎24個,其中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國家級行業教學成果獎有7個,一等獎2個,是人才培養、教學質量、賽事組織實力的有力證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技能競賽71個,共有372人獲得255個獎項,其中國際級有4項,獲獎人數4人;國家級有68項,獲獎為109人,其中一等獎12人次,二等獎25人次;省級57項,獲獎120人次,其中一等獎10人次,二等獎1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