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對服裝面料的舒適性、功能性要求越來越高,而隨著人們在戶外活動時間的增加,休閑服與運動服相互滲透和融為一體的趨勢也日益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這類服裝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適性,又要求在盡情活動時,一旦出現汗流浹背情況,服裝不會粘貼皮膚而產生冷濕,沉重感。于是對面料提出了吸濕排汗功能的新要求。
但是,對于面料的吸濕和排汗,一般消費者會產生混淆。其實這是兩個概念,即面料的吸濕和排濕。
首先我們來談吸濕。合成纖維以滌綸為例,其實吸水性小,透濕性能差,在活動時容易產生悶熱感;天然纖維以棉為例,其吸濕性能好,穿著舒適,但當人的出汗量稍大時,棉纖維會因吸濕膨脹,并粘貼在皮膚上,同時,水份發散速度也較慢,從而給人體造成一種冷濕感。
所以,對于所有面料, 特別是滌綸產品,在后整理階段用親水性助劑進行處理是改善吸濕性的好辦法。
但是這就結束了嗎?解決了吸濕就可以讓穿著者保持干爽嗎?吸濕=排汗?
當然不是!只有將面料中吸附的水分盡量的排到面料的表層,在陽光的照射和良好的通風情況下水分充分蒸發了,這才能保持穿著者的干爽與舒適。
而面料的排濕主要取決于纖維的物理結構形態。從皮膚表面蒸發的氣態水分首先被面料吸收(即吸濕,----注意, 是面料吸濕, 而不是纖維! )然后由纖維內部的孔洞(毛細孔、微孔、溝槽)以及纖維之間的空隙所產生的毛細效應使水分在面料間進行吸附、擴散。這樣,水分向面料的表層發生了遷移并蒸發,從而完成了排濕的過程。
所以,只有吸濕是不夠的。對于一些普通的合成纖維面料,僅僅用親水助劑進行后整理,然后標榜吸濕“排汗”實際把我們大家都帶入了誤區。
在合成纖維的生產中,改變噴絲孔形狀,在纖維的縱向產生許多溝槽,可以提高纖維的比表面積。這改善了纖維的導濕性,通過這些溝槽的芯吸效應達到排汗的作用。如英威達公司生產的用于COOLMAX® 吸濕排汗面料認證的滌綸。其截面為獨特的扁十字形,纖維表面縱向成四個溝槽。其比表面積比常規圓形大20%,故排汗性能高于常規滌綸。特別要注意的是: 成衣中的纖維因為加工的原因, 其截面已被大大破壞(產生了塑性變形), 因此排汗效果大打折扣, 而英威達的新型 “ C C O O” 型滌綸則可在較大程度上緩解這種塑性變形, 因而可最大程度發揮排汗功能-----C型導槽不易變形. 此外,對于消費者而言,紗線的功能固然重要,可是真正對于保證服裝功能性更為重要的是面料的品質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