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之供給量成正比。舉例而言,皮膚與肌肉具有綿密的微血管組織,故復原期較短﹔但韌帶與肌腱的微血管分布稀疏,因而至少須費時六周方能痊愈﹔至于保護關節的軟骨,由于其全然無血液供給,故唯有動手術方能治愈。此外,除血管分布的疏密,運動量之多寡亦會影響血液循環的程度。復原初期,患部尚無法承受劇烈運動,故宜采熱敷或按摩之方式促使血液流通。但當受創組織較健全、且使用患部不再感到刺痛時,便可進入第二階段,即藉由適度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所謂適度,是指在患部自主(不施壓)與正常的范圍內進行活動,且不致感到不適。
3.第三階段─漸進式施壓:
當患部于自主范圍內進行活動而不致感到疼痛時,便可對受創組織施壓,使其強化。但施壓之強度須適中,一旦感到疼痛便須停止,否則將引起二度傷害。其次,應注意在對患部施以抗壓訓練時,須避免于訓練后12小時內采熱敷。此外,此階段亦可借機糾正肌群的不平衡發展,藉施壓之方式強化原本較弱的部位。
4.第四階段─患部之愈合:
隨著第三階段的完成,患部將回復其原有肌力的2/3,此時可轉以實際攀登之方式幫助愈合。由于患部已久未使用,故須經過一段重新適應期,方能與其余肌群協調運作。起初可進行一些難度易、強度低的攀登訓練,使患部適應各種不同的姿勢與動作,再將強度逐步提升。相對于第三階段,此階段可幫助選手審視自身的攀登技巧。倘若平日傾向于以固定動作攀登或攀爬特定地形,此階段多元化的攀登訓練將可降低同類型傷害再度發生的可能性。
三、運動傷害的正確認知
有些人將運動傷害視為一種導致表現退步的不幸,但事實上,此一退步卻是身體發出最后通牒,亦是糾正不當訓練方式的轉機。唯有正視此一問題,方能成為真正的運動員。就正面來看,運動傷害可使選手明了正確與適度訓練的重要性,并坦然接受生理狀況因人而異的現實。易言之,頂尖的選手并非是那些不易受傷或較易復原的人,而是那些真正了解自身生理和心理狀況的選手。因為唯有找出受傷原因、耐心養病,方能再創體能巔峰。
四、訓練過度
雖然超載訓練可刺激機體、提高運動效能,但過度的負荷卻將產生反效果。由于身體承受訓練壓力之范圍有限,一旦超過生理的最大負荷量,不僅無法進步、運動傷害亦將隨之而生。由于在達到訓練過度的門檻前,進步最為明顯,因此不少運動員往往挺而走險,游走在生理負荷的極限邊緣。然而不幸的是,此一門檻并非固定,其高低因人而異,且隨者訓練的密集度而變動。由于難以掌控,訓練過度的情形遂屢見不鮮。加上其為不同的微創傷累積而成,癥狀不明顯、且無立即顯著之疼痛,因此潛伏期往往長達數周。所幸,訓練過度仍有許多警訊,選手必須謹慎注意,方能防微杜漸。
四、訓練過度之警訊
- 關節感到僵硬且活動范圍減少
- 局部疼痛,尤其是關節
- 疼痛持續不斷
- 體能表現始終不佳
- 起床時感到僵硬或腫痛
- 即使經過休息,體能仍無法進步
- 協調性變差
- 骨頭、肌肉或關節變形
- 四肢感到炙痛或麻木
- 訓練雖然持續、漸增,但體能卻不增反減
五、停滯階段
任何運動皆會經歷體能或技術的停滯階段,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突破瓶頸。此一停滯期的起源因人而異,重點在于發掘自身的問題所在,針對缺點修正訓練方式、調整身心狀態,以期重新出發。